首页--行业电子期刊--正文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转型发展的思考

发布日期: 2015-12-30

李彦宏

经济景气趋冷和公司法的修订,给以非公众公司注册验资和年度会计报表年审为主要业务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与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的沟通中也得到印证,业务量和业务收入较2013年减少近三分之一到一半。新的变化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会,会计师事务所只有转变发展思路,及时转型,才能不断壮大自己。 

一、新常态孕育的新契机

我国经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高端服务业,有着各种有利的发展条件,新常态下孕育新的发展契机。

(一)扶持政策强力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10月国办发[2009]56号文件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得到政策上的强力支持。从201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到4月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多次提到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8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引导商务咨询企业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市场调查、管理咨询等提升产业发展素质的咨询服务,积极发展资产评估、会计、审计、税务、勘察设计、工程咨询等专业咨询服务,提升商务咨询服务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水平。

(二)经营环境持续改善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政治生态问题不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甚至权力寻租,腐败窝案串案频发就是突出的表现。同时我们也看到,政治生态治理和依法治国理念的再次确立,通过开展群从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强力反腐,党风政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廉洁自律的政治生态环境逐步形成风气,极大地改善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环境,事务所的执业理念、业务承揽和业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

(三)基于会计的多元化服务需求已现端倪

在国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下,社会和市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需求一定愈加广泛。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并购重组、资信调查、业绩评价、司法鉴定、投资决策、政府预算管理、政府投资绩效评价、政府购买服务等诸多相关业务领域需求,为大拓宽了行业服务领域和业务范围,已有不少事务所走在了行业的前头,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二、山西省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

(一)人才老龄化、高端人才缺乏的现象不容忽视

注册会计师40岁以下注册会计师占比不到30%,50岁以上人数占比达40%,而且各地市行业自律公约委员会主任即各地市的行业龙头事务所所长都在50岁以上的占比达90%以上,反映我省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年龄老化。虽然大专和本科学历占比达80%左右,但硕士以上学历仅占2%左右,特别是管理层知识老化,学习能力不足现象突出,人力资源投入较少,造成行业吸引力不够,高端人才奇缺。

(二)服务同质化导致低价恶性竞争

由于业务集中于银行资信评估审计、工商年检审计和公司设立的验资业务,服务同质化,企业单纯满足法规和银行资信评估需要,竟相压价寻找更低报价的会计师事务所。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低价争揽业务,甚至放弃使用防伪标识系统、不履行任何审计程序便出具虚假报告,法律风险很难把控。

(三)信息化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

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全省300家会计师事务所有独立门户网站的仅有80家,使用审计软件的有192家,建立网络审计平台和网络电子办公的寥寥无几,对手机移动终端的应用和新商务模式的创新更为陌生。

(四)新业务拓展能力不足

我省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非审验业务需求不足,造成处于地市的事务所对新业务开发缺乏动力,相当一部分中小事务所长期依赖于国有企业和非公众企业的法定验资和审计业务,服务特色不突出,营销方式靠口口相传,甚至不惜以回扣承揽业务。

三、转型发展新思路

(一)树立法制思维,降低法律风险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依法治国是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使其逐步变成用法治主导改革,让每个公民和企业做到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用法。

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要学会法制思维,从经营模式、业务承揽、业务执行、质量控制、培训教育等事务所经营的各个环节尊法、用法、守法,并引导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学法、守法。过去靠回扣和寻租承揽业务以及出具虚假报告承担法律责任的教训太深刻了,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再有任何侥幸心理,树立法制思维、依法治所是才是未来的出路。

(二)重视经济政策研究,寻找市场机会

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社会进行深层次的结构转型升级;党中央和国务院继续加强改革开放,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作为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要进行经济政策研究,准确把握政策意图,及时发现未来业务开发的政策机会;另一方面要进行市场研究,深刻把握市场企业的微观变化趋势,寻找机会并介入变革当中,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商业模式。

(三)改变传统思维,转变经营模式

财务报表审计和税务鉴证属于会计信息产生末端的事后鉴证,会计师事务所思维模式的转变首先由会计信息产生结果的事后鉴证向会计信息产生的前端决策策划和中端跟踪评价等转移,由此衍生出的会计信息前端业务有投资决策财务评价、经营战略调整、内部控制设计、商业模式税务筹划、预算管理设计、并购重组筹划、政府购买服务投标、资信评估等;会计信息中端业务有管理流程再造、成本方案设计、内部控制审计、财务跟踪审计等,在会计信息末端依然可以开发投资绩效评价、经营绩效评价、司法会计税务鉴定等业务模式。

业务模式的变化从承揽业务开始,被变动等客上门为主动开展营销寻找潜在客户,利用互联网及手机移动端进行营销,开展定制专业化服务;与客户建立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建立一种事务所与企业互动协作机制,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并引导客户转变经营模式和变革增长方式,与客户一同成长。

(四)跨行业兼并重组,重新进行战略定位

国发〔2014〕5号、国发〔2014〕27号和国发〔2014〕5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中取消了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矿业权评估师和土地估价师以及其他涉及经济事项的资格认定的行政许可,无疑是对会计师事务所是重大利好。过去由于行政分割,本属会计师事务所业务不得不分离剥离,分别又兴办了房地产土地估价机构、资产评估机构、税务师事务所、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现在将这些资格的行政许可的取消,可以预见将又有一次跨行业的并购重组,把这些业务重归会计师事务所。

但这种并购重组不是简单的并购重组,而是建立在事务所清晰定位战略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立足现实、按照“突出服务特色,重在做精做专”的要求,事务所在哪些领域做精做专、哪些领域具有服务特色要有深入的思考。

(五)与互联网的深度溶合,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倡导下,事务所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良好开端,但距离社会平均应用程度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与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高端服务是极不相称的,与互联网的深度溶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应建立门户网站,开展手机APP基础应用,二是要建立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网络审计平台,三是要建立网络营销系统和客服系统,四是开发各种专业服务的网络平台。

(六)继续实施人才战略,引进各类专业人才

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注重行业领军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培养,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然而行业发展不仅仅靠财会审计人才,还需要网络软件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人才、法律人才等,会计师事务所乃至全行业有必要制订专门政策吸引这类人才,为经济转型升级、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发挥智库作用。

 

 

关闭

Copyright© 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版权所有 晋ICP备13007560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640号

违规举报电话:0351-5639353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6.0以上浏览器,将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