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电子期刊--正文
 

深入推进行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发布日期: 2016-03-02

信息部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推进行业信息化战略,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是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战略举措。档案管理信息化又是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信息化、数字化、网络时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大量信息的存储、电子档案的管理等具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档案管理发展中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

一、行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信息技术武装注册会计师行业已经成为必然之举

我们生活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我们处在信息化的经济环境之中,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处在信息化的执业环境之中。以信息化技术辅助事务所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辅助事务所再造业务流程和提高执业质量,以信息技术辅助事务所提升竞争力和开拓新业务,以信息技术辅助行业成为未来事务所做精做优的必由之路。

(二)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服务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效能

以信息化的手段管理会员,以信息化的手段服务会员,在意见征集、民意调查、文件传输、信息查询、文件公告、诚信建设、业务报备、行业监管、质量检查、继续教育等方面实现信息化,以信息化拓展管理与服务领域,以信息化对行业管理与理念进行更新,优化行业管理和服务流程。

(三)信息化可以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事务所综合评价和业务报备及诚信监控信息的有选择地发布,让报告使用者、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知晓,对于社会各界了解我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状,更好地选择与其业务需要相适应的事务所提供方便,使行业更好地履行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

二、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关系

(一)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产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作为原生信息源,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和利用,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档案的内在信息,也就是档案的内容,这是档案信息的基本部分;二是档案的形式信息,也就是档案的外在形式和特征,它依附于档案的内容有密切联系;三是综述、汇编等二次加工信息。事实上,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就是为档案开发利用作准备,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利用的过程,已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产业体系。
    
(二)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主线

信息是知识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信息技术的发展最终将人类联贯在一起,构成一个全球化的人和机器的共同体,形成所谓的“网络空间”的信息化环境。在这种社会形态下的档案工作,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当然是贯穿全局的发展主线。
   
(三)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消费将成为加快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源动力。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信息部门担负着掌握、存储、加工和传?信息的职责,有权利和义务对社会信息消费的需求作出反应,提供社会发展和人?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这是时代赋予包括档案部门在内的社会信息部门的使命,是经济发展途径变革的要求,是生产力进步方式转变的要求。生产要素发生了变化,信息将成为失去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由于档案部门作为重要的文献信息源的社会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使得经济发展途径的变革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各部门工作的发展方式和运作模式。
    
(四)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改革的动力

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信息生产量大,信息内容丰富,信息需求量激增,信息效益不均。社会信息消费需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是生活需求。随着信息化建设,现阶段社会庞大的信息消费需求以及将来信息化程度加大时的潜在信息消费需求,者是档案工作改革的直接动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档案本身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而不断扩大,不仅停留在查找和借阅上,而且可以和文化教育、社会休闲等方面结合,不断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三、信息时代档案工作的新思路
   (一)加大投入,实现档案信息化

保证档案工作信息的实现,首先要值得投入财力,配置与档案信息化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改善档案工作软硬件环境,增加库房面积,购置档案装具,增加信息化设备种类。
  
(二)改革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信息时代,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需要运用当今高新技术和知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档案信息服务方式,为行业发发展服务。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统一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如果没有可提供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档案信息化的速度与效率均无从谈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要坚持规范性原则,统一标准、统一规范,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与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要积极推广应用了统一规范的档案信息化系统管理软件,并做好本单位的电子计算机积累、鉴定、著录和归档管理等工作,确保档案信息交换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三)培养人才,提高档案队伍素质

信息化时代,一切竞争,最终都反映在人才的竞争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工作需要大量“专”与“博”相结合的“通才”。这种专是跨学科的“多专”,而不是过去的“专一”;这种博是随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动态广博”,而不是过去传统不变的“知识广博”。这样的人才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好的稳定性,才能适应解决复杂性、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档案工作问题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提高档案人员工作素质创造良好环境。一是档案部门在进行培训前,应做好需求调研,按需设计内容,将培训课程内容与工作相结合,也就是说,培训应该是因需产生的。二是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注重提高教学者层次,注重教学、自学、研讨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三是增加档案工作者之间、相关专业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使其拓宽知识面,借鉴优秀经验,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方法,更新知识储备。四是应加大培训内容中计算机知识的比例,重视网络知识的运用,注重信息能力、技术应用的培养,适当增加档案现代化管理课程的课时。
   
(四)档案信息化,时代之必然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使档案事业应对全球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及 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同时也为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只要我们抓住这一机遇,努力学习和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知识与科技手段,加快档案工作融入信息 社会的步伐,就能够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就可以使档案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依靠科教振兴档案事业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档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大档案教育工作的力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档案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以应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挑战,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闭

Copyright© 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版权所有 晋ICP备13007560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640号

违规举报电话:0351-5639353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6.0以上浏览器,将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