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电子期刊--正文
 

企业短债长投的成因、风险及其对策

发布日期: 2016-11-07

赵莉萍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盈利目标,维持日常生产经营和长期发展所需,往往采取负债经营的方式。负债经营的方式已经占据了企业经营的重要地位。但是如何筹划好负债金额,把控住借债带来的财务风险,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负债形式大手笔投资未必就能创造大回报利润,尤其是用短期借款投资基建项目,即“短债长投”更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在企业过度追求扩张中,现金流的紧张成了企业不得不直视的问题。本文从企业偿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着手,首先,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概念和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相关指标及影响因素,并结合ABC集团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数据对该企业偿债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指出造成ABC集团公司资金紧张,困难重重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发展过渡信赖负债,特别是企业短债长投的错配问题。通过认真剖析短债长投形成的内因、外因,及其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严重影响和危害。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短债长投的策略,并从宏观上建议ABC公司收缩、规范发展。

关键词偿债能力,影响因素,短债长投,建议

  1     

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发展能力的高低,是企业各方利益关系所重点关心的财务能力之一,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是否有效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很好的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揭示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程度,还可以预测未来发展前景,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中之重。

过去几年乘着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许多企业加速扩张和固定资产投资,有的企业甚至不惜采用“短债长投”——即将从银行借来的短期借款投向长期资产,这种非常危险的财务操作方式。循环性的“短债长投”成为众多企业在特殊背景下和特殊发展阶段采取的违规做法。这种方式在给企业解决了一时燃眉之急的同时,也为日后持续经营,进一步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慢、趋稳,国家不再不顾一切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一味追求GDP增长速度。而是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行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此同时,央行也加大对基本建设和重大项目贷款审批力度,一些在建项目受国家宏观调控和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被列入国家限制范围。特别是个别企业原来利用“短债长投”方式投资建设的项目,预期无法实现收益,造成企业资金短缺,持续经营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短期借款金额大,期限短,这些企业在背负巨额银行利息的同时,陷入频于倒贷、为银行打工的泥潭,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本文从影响?业偿债能力因素分析着手,阐述了企业长、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并对ABC集团近三年的偿债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短债长投”严重影响了ABC集团的偿债能力。认真分析总结了“短债长投”的形成原因以及给企业造成的恶果,深入探讨研究了企业如何避免“短债长投”的应对措施。结合对ABC集团企业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为该企业提出摆脱短债长投的建议及策略。

  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2.1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认识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负债经营。负债经营成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特定的偿付责任为保证来获取利益的一种经营策略,也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银行信用或商业信用的形式,利用债权人或他人资金,从而达到规模扩张,提升自身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负债经营做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迅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企业降低综合资金成本,扩大经营规模,保持企业的控制权,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

但是由于负债经营和投资者投入经营的最大区别是债务到期需要偿还。所以,企业就需要对负债规模、负债结构及负债效益进行认真研究,正确运用财务杠杆原理,确定资本结构的最佳点,建立理想的资金结构,保持适度的财务风险。否则就有可能陷入不良的债务危机当中,企业的偿债风险加大,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这也就是偿债能力分析做为企业财务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越来越引起各方面重视的原因之所在。

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将自己所拥有的资产用来偿还长、短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是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者及各方面利益关系所重点关心的财务指标之一。从投资者角度看企业只有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才可能有良好的理财环境,才有可能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节省筹集的费用成本,把握有利的投资机会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利润。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债权人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获得利息或其它经济利益,把资金投入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债权人最关心的是自己在企业的资金本金和利息能否按期收回。从经营者角度看企业偿债能力是企业经营信誉的重要指标,是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方面。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偿债能力各项指标分析,可以很好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揭示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程度,预测企业发展前景,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重要依据。

2.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主要内容

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对于企业的债权人、股东、供应商、以及企业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通常是以财力报表为中心,分析资本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资本的流动情况来考察企业的健全性和安全性,进而研究企业支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2.2.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时可以变现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用于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和营运资本等。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2.2.1.1流动资产的质量

在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我们一般将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其比率,并以此作为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弱的依据。人们把资产看作企业对负债的一种保证,然而却忽视了非现金资产变现价值的不确定性,财务报表上披露的数据并不能代表企业资产变现偿债时的市场价值,因此流动资产的质量,即流动性显得尤为重要。流动资产的质量也影响今后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的能力,它是偿还流动负债的物质保证,所以,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此外,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还与其规模和结构有关,流动资产从变现能力角度看,一般地说,流动资产越多,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在企业常见的流动资产中,根据变现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通常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存货、预付账款以及待摊费用等等,期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现能力往往是影响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因素。 

2.2.1.2企业经营的现金流量水平

现金流量是决定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大多数短期债务都需要通过现金来偿还,因此现金流入与流出的数量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其中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例如采购活动、生产活动和销售活动等所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由于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在各期之间波动不是很大,能够相对稳定地满足企业的短期现金支付,因此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企业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

2.2.1.3流动负债的规模与结构

流动负债的规模与结构也是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短期负债规模越大,短期内企业需要偿还的债务负担就越重;而流动负债的结构也是直接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如流动负债是以现金偿还是以劳务偿还的结构、流动负债的期限结构,此外,债务偿还的强制程度和紧迫性也是影响的因素。

与短期偿债能力相关的资产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应收款项的可变现性及其潜在损失风险、存货的可变现性及其价值变动状况等。从理论上分析,资产变现能力强,损失风险小,表明其质量状况优良,短期偿债能力也相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财务数据所计算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较为客观可靠;反之来说,若资产的变现能力差的话,价值变动及损失风险大,表明其质量状况不佳,短期偿债能力也将因此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财务报表数据统计计算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将可能被高估。

2.2.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或者说是在企业长期债务到期时,企业盈利或资产可用于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用于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偿付倍数、固定支出偿付倍数。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企业的资本结构、长期资产质量、盈利水平等。

2.2.2.1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成结构,通常所指的是债权资金与股权资金的比重,即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重,不同的资金来源其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各不相同,负债到期必须偿还,并且需要支付利息,如果无力偿还债务本息,则可能面临财务危机,最严重时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债权资金的风险较高,但其利息通常低于股权资金要求的报酬,因此债权资金的成本较低;所有者权益属于永久性资本,无须偿还,风险较小,是企业稳定性与偿债能力的保障,但其要求的报酬通常高于债务利息,因此成本较高。因此企业的资本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2.2.2.2资产的质量

资产质量是影响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又一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公司的资产质量愈高,根据报表数据所计算的偿债能力指标与实际偿债能力的吻合程度也就愈高;反之,若资产质量不佳,则偿债能力指标将不能代表其实际偿债能力,并且资产质量愈差,这种偏差就愈大。影响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资产质量主要是指长期资产的质量状况,这些长期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等。

值得说明的是,长期投资质量状况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取决于公司的性质及经营方式。一般而言,对于一些专业性投资公司以及从事多元化的公司来说,由于其长期投资在总资产中占得比重较大,因此,长期投资质量状况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较为突出。甚至可以认为公司的实际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长期投资的质量状况。

 2.2.2.3长期盈利水平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虽然资产或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债务的最终保障,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企业不可能靠出售资产来偿还债务,企业长期的盈利水平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才是偿付债务本金和利息的最稳定、最可靠的来源,因此,企业盈利水平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和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资本结构中债务比例越低,说明每一元负债有更多的资产为其作保障,因而偿还负债的可能性越大;企业财务杠杆程度越低,表明固定债务利息越低,则企业偿还每期利息的可能性越大;企业的长期盈利水平越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充裕,企业如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基础越稳固。

2.2.3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也有一些其他的因素,虽然没有在财务报表上反映,但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要认真对待。如企业可能会以本企业的资产为其他企业提供法律担保,这种担保责任时间长短不一,在被担保人没有履行合同时,就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负债,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2003年末曾经引起中国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的啤酒花董事长出走事件以及事后引出的高达数亿元的公司未披露担保债务就是最好的明证;有的未决诉讼,一旦成为企业现实的负债,则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如2006年著名的护肤品牌SS-Ⅱ,由于其产品被检测出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而引起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狂潮,让这个享誉全球的化妆品牌受到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企业的一此重大的战略投资项目,由于投资金额巨大,且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项目的成败也会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项目成功则会给企业带来利益和竞争优势,而一旦失败则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如1997年的巨人集团、2004年的科龙电器,由于战略失误,在重大投资项目上的失败引起资金链条断裂是导致破产的重要原因。

 2.3 ABC集团偿债能力分析

2.3.1企业基本情况

ABC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集团化发展和多元化经营的国有控股企业集团,以煤炭、冶炼和国际贸易为核心,涉及铁合金、石墨电极、高新技术产业及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工程建设、社会服务等行业。集团现有职工4100人,本部内设“六部一会四中心”,分别为办公室、计划投资部、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安全监察部、监察部、工会、物贸中心、业务中心一、业务中心二、审计中心、和后勤中心等职能部门;下属二级子企业15家,其中:控股子公司14家,三级企业23家,对外投资参股企业14家。截至2011年末ABC集团资产总额47.29亿元,负债总额36.26亿元,所有者权益11.03亿元。

2.3.1.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情况

ABC集团2011年末比2009年末资产总额增加1.41亿元,负债总额增加3.34亿元,所有者权益减少1.41亿元,(详见下表)。

ABC集团2009—2011年财务状况变动表

单位:万元

科目名称

2009年末数

2011年末数

增长额

增长率

资产总计

458,841.49 

472,937.79 

14,096.30 

3.07%

流动资产合计

163,030.06 

268,807.66 

105,777.60 

64.88%

  其中:货币资金

42,061.55 

44,797.28 

2,735.73 

6.50%

        应收票据

6,494.81 

32,970.37 

26,475.56 

407.64%

        应收账款

30,395.69 

57,119.63 

26,723.94 

87.92%

        预付账款

4,297.35 

18,722.38 

14,425.03 

335.67%

        应收股利

0.00 

10,470.67 

10,470.67 

 

        其他应收款

18,049.80 

11,153.77 

-6,896.03 

-38.21%

        存货

61,689.97 

93,535.21 

31,845.24 

51.62%

非流动资产合计

295,811.43 

204,130.13 

-91,681.30 

-30.99%

  其中:长期股权投资

99,753.22 

106,764.07 

7,010.85 

7.03%

        固定资产

182,869.03 

94,585.18 

-88,283.85 

-48.28%

        在建工程

11,211.71 

1,176.99 

-10,034.72 

-89.50%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458,841.49 

472,937.79 

 14,096.30 

3.07%

负债合计

329,141.24 

362,588.37 

 33,447.13 

10.16%

流动负债合计

301,183.01 

355,818.84 

 54,635.83 

18.14%

  其中:短期借款

118,025.00 

108,590.00 

 -9,435.00 

-7.99%

        应付票据

 27,000.00 

 20,300.00 

 -6,700.00 

-24.81%

        应付账款

 44,240.43 

 73,622.73 

 29,382.30 

66.42%

        预收账款

 5,116.60 

 30,877.11 

 25,760.51 

503.47%

        其他应付款

105,077.15 

118,099.45 

 13,022.29 

12.39%

非流动负债合计

 27,958.23 

 6,769.53 

 -21,188.70 

-75.79%

  其中:长期借款

 15,018.25 

 6,013.12 

 -9,005.13 

-59.96%

        长期应付款

 12,747.69 

 564.12 

 -12,183.57  

-95.57%

所有者权益合计

129,700.25 

110,349.42 

 -19,350.83 

-14.92%

  其中:资本公积

 68,842.18 

 11,181.18 

 -57,661.00  

-83.76%

        未分配利润

-64,757.61 

-12,270.53 

 52,487.08 

-81.05%

        少数股东权益

 38,633.62 

 17,144.94 

 -21,488.68  

-55.62%

2.3.1.2各年度损益情况

2009年营业收入43.38亿元,利润总额2250.84万元;2011年营业收入52.54亿元,利润总额5.35亿元。2011年营业收入比2009年增加9.16亿元,增长率21.12%;利润增加5.13亿元。

ABC集团2010—2011年经营状况变动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2009年度

2011年度

增加额

增长率

营业收入

433,809.49 

525,412.23 

91,602.74

21.12%

营业成本

409,291.60 

482,275.69 

72,984.09

17.83%

营业利润

   -854.71

-14,297.78 

-13,443.07

1572.82%

利润总额

  2,250.84

 53,515.76 

51,264.92

2277.59%

  其中:投资净收益

 12,553.22

 81,984.18 

69,430.96

553.09%

        营业外收入

  3,450.52 

 7,979.63 

4,529.11

131.26%

        营业外支出

    344.97 

 22,148.54 

21,803.57

6320.42%

 净利润

  3,415.59 

 56,305.50 

52,889.91

1548.49%

2.3.2偿债能力分析

2.3.2.1短期偿债能力情况分析

以下是ABC集团公司连续3年的偿债能力的比率趋势图表:

年度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

2009

0.54 

0.34 

0.26 

2010

0.60 

0.40 

0.33 

2011

0.76 

0.49 

0.38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ABC集团公司近3年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2011年增强幅度较大,主要原因为2011年集团对外转让部分对外投资转让回笼货币资金。

具体来看,首先,ABC集团3年的流动比率均在标准值2以下,流动比率的高低,理论上是以2为标准,具体企业还要视其行业状况和经营状况具体分析,但ABC集团2011年流动资产20.41亿元,而流动负债就有35.59亿元,过高的流动负债使所有流动资产变现都不足以还债;其次,从速动比率来看,3年的值都低于标准值1,且表现出与流动比率同样的趋势状况;最后,从现金流量比率来看,3年的值都刚刚超过0,说明其现金偿还能力也非常低。总之,该集团公司连续3年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一直在一个较差的水平范围内,但从其趋势看,2011年比2009年明显有所提高,说明企业管理层已经意识到这一严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2.3.2.1.1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ABC集团2009年流动资产163,030.06万元,占资产总额458,841.49万元的36%。流动资产中可直接支付的货币资金仅为42,061.55万元,占流动资产的25.7%,其中包含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存入的保证金1.5亿元;流动资产中债权类流动资产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预付账款合计52,742.84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32%,其中4亿多元应收款账龄在3年以上,但全额未计提坏账准备。存货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弱的资产,ABC集团的存货61,689.97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38%。其中原材料1.95亿、在产品2.4亿,两项合计4.35亿元,占存货总额的71%。这些存货中有一部分是属于生产周期较长(大约三个月)的石墨电极产品,流动性更差一些,而且产品价格受国际、国内市场影响很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ABC集团流动资产质量的变现能力较差,直接影响到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

2.3.2.1.2经营现金流量水平分析

ABC集团公司2009年现金流量表显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4683.88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57.26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198.6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471.98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只有不到1000万元,而2009年末的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加起来就达14.5亿元,ABC集团公司的现金流和到期需偿付的短期债务之间差距非常大。

2.3.2.1.3流动负债规模与结构分析

ABC集团公司2009年资产负债表显示流动负债301,183.01万元,占负债总额329,141.24万元的91.51%。?其流动资产总额为163,030.06万元,即使全部流动资产都变现,也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所以说,ABC集团公司流动负债的规模与结构极不合理,短期负债规模太大,导致短期内企业需要偿还的债务负担过重。

2.3.2. 2长期偿债能力情况分析

以下是ABC集团公司连续3年的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图表:

指标

2009

2010

2011

资产负债率

70%

74%

74%

产权比率

232%

286%

285%

有形净值债务率

 2.35  

2.90 

2.89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最好控制在60%以下,按国家有关评价指标,60%以下就是优秀。由上图表可见,ABC集团公司连续3年的资产负债率变化不大,这说明资产对负债总的保障程度还相对较稳定。但是就目前国家宏观调控的情况来看,如果ABC集团的资产质量出现大幅减值,其资产负债率将会急剧恶化。另外,从2009年到2011年非流动负债总额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上来看,ABC集团的非流动负债所占比重也的确是在逐步减小。主要原因是 ABC集团在对前期短债长投形成的长期资产加快进行处置。

以上产权比率的比较可以看出,ABC集团的三年产权比率均在200%以上,大大高于100%,说明该集团股东权益对债务的保障很低,承担的风险也很大。

ABC集团公司利息保障倍数、固定支出偿付倍数比较图表

公司

2009

2010

2011

利息保障倍数

-1.04 

0.15 

5.77 

固定支出偿付倍数

0.96 

2.15 

7.77 

可以看出2009利润总额是负数,固定支出偿付倍数小于1,从2010年2.15和2011年7.77相比可以看出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2011年的利润总额中包含处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产生的6.56亿元收益,如果剔除非正常因素后利润总额(-)7,286.28元。那么固定支出偿付倍数将仅为0.15。

2008年后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电解铝、铁合金冶炼行业高耗能产业限制发展,从图表中可以看出,ABC集团公司2009-2011年利息保障倍数总的来说趋于上升,这说明其息税前利润对利息的保障程度有所提高,这种状况是由于ABC集团公司管理层意识到此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紧清理处置基建投资,并不能证明其盈利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2.3.2.2.1资本结构

 ABC集团公司2009年负债总额329,141.24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29,700.25万元,负债是所有者权益的2.54倍,而负债中大部分来自于银行及金融机构的短期借款,需要按时支付利息、归还。可见在ABC集团公司的资金结构中,负债的比重过高,对债务的保障程度较低,存在不能偿还本息的可能性较大,这将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财务风险。

2.3.2.2.2资产质量

ABC集团公司是一个以生产型为主的集团企业,2009年末长期投资99,753.22万元占资产总额458,841.49万元的21%,2009年投资收益12,553.22万元,占利润总额的2,250.84万元的557%,当年营业利润是(-)854.71万元;2011年投资收益81,984.18万元,占利润总额的53,515.76万元的153%,而当年营业利润更是(-)14,297.78万元。由此说明,投资收益已经成为ABC集团公司近三年的主要利润来源,如果没有这部分获得丰厚的投资收益,ABC集团公司可能无法持续经营下去。

2.3.2.2.3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的质量状况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ABC集团公司2009年末固定资产182,869.03万元,在建工程11,211.71万元,两项合计194,080.74万元,占资产总额458,841.49万元的42.3%;这说明,ABC集团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在资产中比例过高。主要是由于前些年投资过快产生,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有些项目已经不得不停建,对其偿债能力的影响很大。更让集团公司负担加重的原因就是这些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的资金来源不是来源于长期借款而是来源于短期借款,即“短债长投”。这才是造成该集团公司资金紧张,营利能力差的症结所在,沉重的利息负担压的该企业喘不过气来。从2010年开始,该集团为了减轻利息负担,归还银行借款,不得不对部分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进行处理。2011年末固定资产94,585.18万元,较2009年减少88,283.85万元,在建工程1,176.99万元,较2009年减少10,034.72万元,可见该集团处置资产的力度之大。到2011年末这两项资产合计95,762.17万元仅占资产总额472,937.79万元的20.2%。

2.3.2.2.4长期盈利水平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ABC集团公司正是由于过度投资长期资产,而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与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规模、质量以及企业长期的盈利水平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些密切相关的因素未进行很好的把控,才最终走到靠卖资产来偿还债务的境地。

2.3.2. 3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除了上述分析外还应当考虑担保、诉讼等其他或有负债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同样会给企业财务风险。例如ABC集团截止2011年12月31日为子公司担保15.20亿元,与其他企业相互担保5亿元。若被担保企业无偿债能力,ABC集团就会变成直接的债务人,面临巨额偿付债务。

再有就是诉讼事项,也同样使企业陷入法律纠纷的车轮战中,不但耗时、费力,还要承担巨大的经济损失。如ABC集团公司其他应收款中有应收DLV公司4亿元,借款发生于五年前,该公司曾经是ABC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KFA公司的子公司 ,集团为了扶持其发展电解铝项目,把短期借款借来的钱借给其用于基建工程建设,按年度收取资金占用费。但三年前,KFA公司的小股东把ABC集团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ABC集团公司当年对KFA公司出资的实物资产有瑕疵,法院最后判定小股东胜诉。KFA公司成为原小股东的全资子公司,不在受ABC集团公司控制,原借给DLV公司4亿元,不但收不到资金占用费,连本金也无法收回。于是,ABC集团公司又以债权人身份向法院起诉了DLV公司,胜诉。但DLV公司亏损严重,现金流非常紧张,无力偿还债务。

 3  短债长投成因分析

 3.1短债长投的产生

3.1.1什么是短债长投

短期借款是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我国短期借款按照目的和用途分为若干种,主要有流动资金借款、临时借款、结算借款等等。按照借款方式的不同,短期借款还可以分为保证借款、抵押借款、 质押借款、 信用借款

长期资产也即非流动资产,是相对于流动资产而言的一个概念,就是不能在一年之内通过某种经济运作转化为可用资金的资产,主要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工程物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由于该类资产占用的资金多、企业持有的时间长,会对企业相互联系的多个会计期间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影响。

短债长投通常也称为“短钱长用”。就是指企业将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入的短期借款,不按照原来申请借款用途使用,而用于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等长期用途。

一般而言,短期资金成本(利率)比长期资金较低,单从经济角度考虑的话,似乎短债长投比较划算;但从企业安全角度看,短债长投肯定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财务运作方式,是一种违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持续创造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否则,如果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匮乏,就会使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从而造成流动比率下降,偿债能力恶化,陷入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

3.1.2短债长投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3.1.2.1无力偿付债务风险提高

对于负债经营,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法律责任。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表明,企业必须拥有能够及时偿付长、短期到期借款本息的流动资产。如果企业利用负债筹集到的资金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企业整体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企业利润额大幅下降,而且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其结果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被迫低价拍卖或抵押资产。

3.1.2.2流动能力和变观能力降低

短债长投使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生产能力,提高固定资产等长期性资产比例的同时,使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相应下降,由此降低了企业的流动能力和变观能力。企业将短期贷款被用于资金回收速度比较慢、周期较长的长期性资产上,使企业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在时间和数量上形成较大的不协调性,因此而形成了短债长投的资金缺口压力。这时企业怕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在流动资产相对不足从而使企业现金流动能力产生困难的同时,年内到期的巨额银行短期贷款又要求偿还,从而陷入了“到期债务要偿还而企业又无偿还能力”的财务困境。  

3.1.2.3长期盈利水平下降

企业进行负债生产经营所获得的资产净利率必须大于负债利率,或者即使个别债务利息过高,但企业整体仍有利可获。但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利息的负担,企业不得不将部分长期资产变现。这样资金利润率下降,企业长期盈利水平下降,投资者收益率也会以更快速度下降。

3.1.2.4面临再筹资风险加大

由于短债长投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大,对债权人保证程度降低,而企业又必须坚持持续倒贷到长期投资资产见效时,则面临再筹资的风险加大。同时,投资者因企业风险增大而要求更高报酬率,作为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会使企业采用更多手段想方设法去筹资,这样筹资成本也会大大提高,难度也更加大。

如前所述ABC集团每年不但要背付巨额的借款利息,还需不停的筹集资金偿还不断到期的短期借款,并且保证这些借款能够持续转贷成功。否则,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可能。

  3.2短债长投内因分析

造成企业短债长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上的缺陷,也有融资渠道不畅通等外部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缺乏风险意识,盲目扩张、过渡投资,大大超出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

发展就意味着做大、做强。ABC集团未做“强”便想要先做“大”。在未对国家宏观经济进行准确把脉,自有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不惜承债式发展,并且把企业发展重心放在容易受到调控的能源产业上,结果陷入了持续的资金短缺尴尬境地。

3.2.1产业布局集中,加大经营风险

ABC集团为了充分利用自身能源优势,在产业战略布局方面以大力发展煤矿、小电厂及下游高耗能产业做为投资重点。如属“两高一资”产业就有铁合金、电石、碳素、电解铝4类8个公司;属涉煤电产业的发电、煤炭(含三级子公司)有9个公司。如此多的能源产业和公司,已超出ABC集团能够控制的人、财、物各类资源的承受范围。特别是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整,这些企业中的一部分企业资金匮乏,亏损严重,存在重大经营风险。

(1)ABC集团投资建设的四个小电厂、三个小煤矿因受国家政策调整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均处于停产、建设停工等状态,命运堪忧。

(2)高耗能企业中有两个工厂面临搬迁。其中一个目前占地约500亩,为租赁用地,由于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现当地规划局对该地块已进行重新规划建食品加工厂。该厂面临被迫搬迁,或停业的经营风险。

另一高耗能子公司根据当地县政府的要求需整体搬迁。该子公司整体搬迁工程已启动,项目总投资3.2亿元,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8.53万平米,建设规模:矿热炉总容量130200KVA,其中:建设2×30000KVA矿热炉+5000KVA精炼炉、搬迁2×16500KVA矿热炉+3600KVA精炼炉、搬迁2×12500KVA矿热炉+3600KVA精炼炉。截止目前,已完成项目备案、环境监测、污染物总量批复、可研报告编制、专家评审工作。由于启动资金无法落实,搬迁项目迟迟未开始动工,而原厂址的土地现已挂牌上市。如果没有足够的搬迁资金,公司将无法实现整体搬迁,面临停产窘境。

(3)炭素分公司亏损严重,举步为艰。截止2011年12月31日账面累计亏损15775.79万元,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产品成本高于售价呈现倒挂状态;另一方面炭素分公司产品周期长,产成品积压,在产品工序沉淀资金较大,存货周转速度缓慢,实际账款回款周期长,应付账款进一步增加,资金链日益紧张,偿债能力持续降低,炭素公司人员多成本高,固定费用无法摊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该分公司个别工序由于设备陈旧,能力不匹配,严重影响生产质量和利润率,参与市场竞争已处于劣势,企业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将面临生存的困难。

另外,ABC集团在扩张的过程中一味追求速度,忽视了对法律风险的严格把控。个别子公司生产经营手续不完善,股东之间分歧严重,小股东拒不履行股东义务,甚至无法形成有效的股东会决议。

3.2.2内部分层管理加大经营风险

其实,ABC集团在进行扩张过程中,也并非不重视企业内部管理。为适应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符合企业运作体系,能够流畅地协调集团公司范围内企业间的业务活动,使集团公司有序、高效运转,ABC集团特制定了《三个层面管理平台运营规则》。三个层面管理平台分别为企业集团,产业集团及集团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专业公司。

第一层面为企业集团,专指集团公司。企业集团通过重大决策制定、产权管理、要员任免、财务控制、目标管理、支持保障、业务协同、文化建设、信息掌控和审计监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等方式履行职权,使产业集团及集团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处于正常的战略管理状态。集团公司是战略投资决策中心,制订总体发展战略,把握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回收、资金积累、利润分配和再投资的管理层次,是战略投资决策的主体,掌握投资决策权,评价其业绩的主要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

第二层面为产业集团及集团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其中,产业集团专指集团公司控股企业中总收入在5亿元以上、拥有若干分、子公司,主导产业明确、主营业务突出的企业;产业集团通过重要决策论证、计划预算、绩效考核、人员配置、制度规范、职能管理、业务指导、品牌推广和检查监督等方式,使各专业公司处于良好的经营管理状态。产业集团是资产运营中心,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利润负责,是资产运营的主体,评价其业绩的主要指标是利润或销售利润率、资产保值增值率。

第三层面为专业公司,专指各产业集团、集团公司各控股公司的分公司、控股子公司。专业公司的主要职责是通过组织经营管理、工程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成本控制、生产与技术管理使本企业处于良好的生产运营状态。专业公司是生产运营中心,根据集团公司和产业集团决策组织安全、经济、高效生产、重点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的管理层次,是生产运营的主体,评价其业绩的主要指标是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时要提高产品质量、努力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ABC集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决策体系,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时效性;有利于实施分权与制衡,强化专业管理,搭建事业平台,激发创业精神;有利于明确责任边界,建立内部秩序,树立理性权威;有利于促进核心业务发展与管理流程优化,提高运营效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与战略转型要求;有利于共享信息资源、内生知识与经验,促进先进思想和技术的有效传播与应用;有利于确保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有利于优化职权结构。

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集团只负责确定集团公司总体年度目标,审定产业集团年度经营目标并进行考核,不直接负责对专业公司的考核。并规定除非产业集团或专业公司出现重大经营问题或遇到重大经营危机,企业集团一般不越过产业集团对专业公司进行直接管理。这样,集团公司对产业集团投资战略的干预越来越少,各产业集团只考虑如何利用好集团资源优势,让自身快速发展取得经济利益,导致集团公司成为融资中心,各产业集团争相向集团要钱,来充实扩大自己的小团体。而谁也没有从整个集团的战略平衡、经营风险、创新发展考虑,导致产业布局向能源一边倒,各产业公司基本上都是以煤、电、高耗能企业做为支柱产业。而且集团公司层面对产业集团的考核也只停留在对折旧、成本、利润等基本指标的考核上,没有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最终,ABC集团不但没有达到产业集团及集团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处于正常的战略管理状态的分层管理目的。反而,使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整体抗风险能力变小,一但能源市场不好,各产业集团都遭灾,严重影响了整个集团的经营发展。

3.2.3资本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管理

资本结构是企业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会直接导致企业的财务负担过重,偿付能力不足,继而使得资金的流动性大大降低,从而直接导致了财务危机的发生。

ABC集团是由原来的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先天自有资金不足,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靠银行贷款,更何况ABC集团对外投资的资金也是靠贷款。这一点从资产负债表上就可以看出,201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总额47.29亿元,负债总额36.26亿元,所有者权益11.03亿元,负债是所有者权益的3.3倍产权比率很高,资本结构极不合理。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而ABC集团财务风险是高了,但回报却不高,2009年到2011年的营业利润均为负数,没有给企业任何回报。而且,ABC集团2011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中的流动资产仅16.3亿元,流动负债有30.12亿元之多,企业根本无法用可变现的流动资产去偿付即将到期的流动负债。

如今ABC集团前期投入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沉淀在基建项目,无法产生效益,没有资金回流,企业每年只能持续倒贷,拆东墙补西墙,借新还旧,企业资金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

实际上,“短债长投”的根源在于ABC集团缺乏资金管理和使用计划,主业刚刚走出盈亏边缘,股本先天不足,却对扩张的追求念念不忘,把与规模紧密相伴的财务风险抛诸脑后。ABC集团长期以来忽略产业退出战略的研究,“进得去、控得住、退的出”作为投资战略的基本要求没能得到有效贯彻,各产业和企业都呈现被逼投资、被迫淘汰的不良态势,资产和投资的损失不能做到可控在控。

再有,历史上大额对外投资和内部固定资产投资,严重超出了ABC集团真实的实收资本和自身积累水平,尤其是违规的大额短债长投,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沉重的负担。更加上近几年经营利润水平的下降,投资收益无现金流,致使企业贷款和担保、资产和投资甚至财务和税务都出现了风险,同时还导致企业正常流动资金也受到进一步挤压。

3.2.4企业风险意识薄弱

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负债经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权益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入资金是要偿还的,由于负债取得与偿还在时间上的先后分离,极易造成企业乐于举债,不思偿还。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均于人们抱有此种思想认识有关。ABC集团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不按需举债,量力而行。不充分考虑自身企业的盈利能力,不顾成本消耗和付出的代价,不考虑企业的还贷能力,采用各种手段从银行获取贷款。只知道去获取贷款,不仅没有考虑如何运用银行贷款来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更没有考虑未来如何去偿还贷款,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经营风险。

 3.3短债长投外因分析

3.3.1自然环境

ABC集团地处山西省,是资源大省,能源优势非常名显,大力发展高耗能企业,曾经为我省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ABC集团从开始经营就没有离开这些行业,个别企业还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经营利润稳中有升。因此,ABC集团认为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利用债务资金提高生产能力,获得规模效益。另外,由于ABC集团的个别子公司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当地政府为促进企业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使这些子公司过多的担负了社会责任。再者ABC集团处于所得税率较高的行业中,由于债务利息是税前利润扣除,增加负债可减少所得税。这些自然环境因素促使ABC集团公司不断提高生产能力,资金需求量也随着加大。

3.3.2宏观经济环境

由于国家对企业财务进行宏观调控,使得企业很难获取固定资产的贷款。银行向企业发放基本建设贷款的要求很高,严格按照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更新投资的有关规定执行的,象ABC集团大力发展的高耗能行业,始终被列为潜在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行业,央行执行中央的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对过热行业的贷款实行控制,同时对重大项目贷款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因此,ABC集团很难得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为了获取更多的贷款,就只能通过变通,擅自的改变自身的贷款用途,从而使得企业的流动负债远远的高于企业的流动资产,这样就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支付危机,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著名经济学家沈明高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很多民营企业“短命”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企业的融资环境不够完善。与欧美国家的融资体系构成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很大的短板,缺乏一个多层次、立体的、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中国企业融资的一大问题是期限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银行借款和企业债券,基本上都以短期为主,而企业往往更多的需要是中长期融资。沈明高指出,中国短期的融资和长期投资需要的矛盾,如宏观经济发生波动的话,有可能导致银行的信用危机。

3.3.2银行监管环境

对于企业短债长投,银行或者采取一种默许的方式,或者将此作为一种必须接受的结果,不对进行干预,只要企业能按时还贷,银行还会再贷给企业。企业缺乏银行对借款资金的监管,也就无所谓资金用途是否按规定使用。

一位银行业内部人士对《浙商》记者说,就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整个金融系统往往会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对银行而言,由于中国银行业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比较弱,其放贷不得不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即抵押物),而不是“第一还款来源”(即经营性现金流)。银行的这种过度注重“抵押物”的放贷思想,使得银行贷款功能“当铺化”。

对企业而言,银行对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不自信所导致的银行贷款功能“当铺化”,又进一步恶化了民营企业融资的环境。要么被排除在银行融资体系之外,要么得到的只能是3个月至1年的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减少不仅是因为监管部门对银行日均存贷比流动性考核日趋严格,更是因为银行对经济前景担忧,主动选择风险更小的短期贷款。

对于ABC集团这样的企业来说,既想做大,增加对内对外投资,资本金又先天不足,还贷不到中长期贷款,只能运用短债长投来解决资金问题,这也成为众多企业不得已而采取的做法。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电厂的投资规模要求不断提高和对高耗能企业的限制发展。ABC集团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之前投资的企业和项目要么必须提升产能达到国家标准,这需要继续往里投资,要么处置转让项目,接受投资失败的现实。

  4短债长投的危害及防控策略

  4.1短债长投的危害

 4.1.1资金链随时断裂

如:ABC集团公司自2002年到2011年每年向银行及金融机构的短期借款都在10亿元以上,最多的时候达到20多个亿。除此之外,集团还向其主管单位累计借款近10亿元。以下为该集团2009年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相关内容:

1、短期借款

借款类别

年初数

年末数

抵押借款

123,500,000.00

123,500,000.00

保证借款

1,045,750,000.00

909,750,000.00

质押借款

100,000,000.00

147,000,000.00

合计

1,269,250,000.00

1,180,250,000.00

2、应付票据

类别

年初数

年末数

款项内容

银行承兑汇票

318,000,000.00

270,000,000.00

货款

合计

318,000,000.00

270,000,000.00

 

3、其他应付款

账龄

年初数

年末数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1年以内

371,588,127.32

50.39

429,526,039.86

38.97 

1—2年

203,917,347.49

27.65 

439,574,737.69

39.88 

2—3年

58,363,041.03

7.91 

82,911,572.21

7.52 

3年以上

103,639,641.88

14.05 

150,314,369.47

13.63 

合计

737,508,157.72

100.00 

1,102,326,719.23

100.00 

4、长期借款

贷款银行

年初数

年末数

MM有限公司

60,182,500.00 

60,182,500.00

YY银行

 

90,000,000.00

合计

60,182,500.00 

150,182,500.00

5、长期应付款

债权人

内容

年初数

年末数

XX 公司

借款

73,400,000.00

73,400,000.00

CC公司

 

借款

69,574,478.38

54,076,915.45

合计

 

142,974,478.38

127,476,915.4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ABC集团从银行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的长短借款、应付票据高达28亿之多,其中短期性借款25.52亿,占整个借款的91.1%之多。这些借款基本上都在前些年就用于长期资产的投资上了。截至2009年12月31日ABC集团非流动资产为295,811.43万元,占资产总额的458,841.49万元的64.5%。大量的非流动资产如何能偿还短期借款?这就是短债长投的结果和危害。

拿短期债务来投长期资产,这无疑是负债和资产的期限错配,企业在短期借款巨大还贷、付息压力下,根本无力再对原投资项目继续投资。短债长投这种非常危险的财务操作方式把ABC集团逼向了绝境,最后也只能靠卖资产偿还债务。

4.1.2持续经营能力受到影响

目前ABC集团本部无经营利润,利润主要来自投资收益。2011年,本部确认投资收益8.16亿元,占利润总额的126%,系转让子公司及部分煤矿产权的一次性收益,今后无法带来持续收益。其他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系按权益法核算确认所得,预计近期难以获得现金股利。由于产业多企业多,经营力量分散,可供分配资源总量不足,造成行业间、企业间资源分配矛盾突出。如F公司搬迁涉及近期投资1.5亿元、中期投资9000万,碳素分公司近期技改投资约1.3亿元,电解铝中期扩建至10万吨产能,D国贸公司近期要大力扩展煤炭业务需要流动资金2.2亿元等等。

ABC集团内各企业目前没有明显的技术比较优势。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技术开发规划,技术无储备,科技开发投入不足。所属的“两高一资”企业,政策性产业淘汰风险较大。除已经被淘汰的2台6300KVA硅铁炉和4台6300KVA电石炉外,近期可能被淘汰的还有4台9000KVA半开放硅铁炉和3台12500KVA半开放硅铁炉,占现有总容量的一半以上。

近些年随着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企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集团购销业务因产品毛利低、主要利润来源于内部子公司,产值收入和销售利润完全依靠集团内部购销周转形成,经营链条单一,资金成本负担沉重,集团自身经营利润无法承受,难以支撑庞大的集团运营。而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每年仍在增长,这意味着企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缺口越发严重。在上述两重压力下,企业凭借不停的倒贷侥幸过关,举步维艰、战战兢兢。

对于ABC集团来说生产经营正常是必须的,但每月都在筹集资金用来倒贷,正常运转无从谈起,期望从银行拿到更多的钱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集团只能硬着头皮采取薄利多销,做大销售量、销售额的方式来维持足够的银行借款额度。而这种经营方式利润低、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成本高又反而加速了ABC集团的资金紧张程度。

ABC集团目前没有可靠的主营业务支撑,也没有稳定的利润来源,给企业持续经营带来困难。正如业内专家指出,造成很多企业短命的原因很多,既有外部的政治经济环境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但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短债长投成了企业死亡的幕后凶手。

 4.2 企业如何避免短债长投

那么,该如何解决“短债长投”的困境呢?关键还是在于企业要做好资金管理和财务计划。在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市场时机,而且也要考虑财务方面的可行性。

4.2.1科学举债与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紧密相联

当前各行业竞争尤其的激烈,很多企业的资金链都相对紧张,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上,举债的方式可谓种类繁多,由过去单一的向银行贷款,发展到可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例如向资金市场拆借、使用商业信用,甚至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引进外贸等等方式,但不同的筹资方式,其资金的使用成本、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风险程度、灵活性也各不相同,政策上也有着不同的限制,对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向银行借款既要受资金头寸的限制,又有贷款额度的制约;向资金市场拆借,这种渠道筹到的资金可能解燃眉之急,但使用时间一般不长,而且资金成本较高;使用商业信用,不仅成本低,而且十分灵活,但要求企业有良好的信誉;而对外发行企业债券,可筹集到数额较大的资金,但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会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比重提高,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则加大,但如果举债的资金合理科学的使用,经营得当,不但能提高企业自身的偿债能力,而且还能合理地利用财务杠杆,大大提高企业的收益。

因此,企业一定要事先进行合理的筹划,根据借款的多少、负债的期限长短、紧迫性、结构特点、可承担利率的高低等等,将各种举债方式的优缺点与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承受能力、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以及对自身资本结构的风险影响程度相结合,来慎重选择最适合自已、风险最小的筹款方式,这样才能将不能偿债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4.2.2提高资产质量

正常经营的企业,其资产总额通常是大于负债总额的,由于受到资产质量好坏的制约,其变现能力不同,导致偿债能力也有强有弱,因此增强企业的营运能力、提高各类资产的质量是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的基础。

首先,平时应加强存货的管理,合理安排生产与销售,减少在产品,在不影响生产的同时降低原材料库存,积极销售产成品,最大限度防止存货过多,因为存货过多不但占用资金,且通常变现能力较差,直接导致偿债能力的下降;此外,还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采用赊销时应仔细对比增加的盈利与收账的成本,及时了解关注各有关客户的信用情况,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加以监督,根据客户的不同分别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账政策,谨防应收帐款过大;并且还要科学地进行长期投资、购置资产,在投资前应仔细地预测项目的前景、分析投资的风险及回报情况,避免盲目投资,且注意摊子不能铺得过大,一时难以收缩;购置资产时要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联系,将钱用在刀刃上,防止固定资产闲置过多且占用资金。总之,在平时的经营管理中,避免企业各类资产含有过多的水份,充分保持较好的质量水平,为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打下基实的基础。

4.2.3努力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及经营现金流量水平

一个暂时有偿债能力而无获利能力的企业将会萎缩、衰退,最终还是危机四伏,因此企业举债应以更好地服务于经营活动、甚至是为了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获取更大的投资回报为目的的。作为举债的企业要想从根本上长远的提高偿债能力,应对自身严格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优化产品结构,努力开拓市场、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只有不断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能为偿债提供长远稳定的资源。

此外,由于企业偿债最终还是要通过现金,特别是主要依靠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来偿还,因此要让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始终保持充裕,要让企业的营业收入快速转化为现金流入,并且不断满足它所进行的各种经营活动的支出需要,应时刻关注基本的经营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经营现金流量的特征与所生产产品的生命周期紧密相连,应掌握行业规律,合理的安排,作到相互吻合。此外,有很多企业将一些现金流量投入到营运资本中,由于营运资本投入与企业的有关政策相联系的,如赊销政策决定应收账款的水平,支付政策决定应付账款、预付费用的水平,预期销售增长前景决定企业的库存水平等等,所以事先应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行业特征及相关政策来分析在营运资本方面的投入是否合理。要让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为偿债提供有力的保障。

4.2.4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

在我们身边往往出现很多这样的情况,很多企业的破产倒闭并非资不抵债,却是因为缺乏合理的安排,导致不能按时偿还债务,可见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避免偿债引起的风险,事先应制定合理科学的偿债计划。企业平时正常的经营管理、资金的运作都应与偿债计划紧密相连。偿债计划的制定首先要求财务报表提供的相关信息、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并且根据相关的债务合同、契约悉数逐一地列明债务的具体到期时间、金额、利息等,结合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资金收入,将每笔债务的支出对应到相应的资金,作到量出为入,有备无患,充分地让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偿债计划、资金链三者之间能相互配合,尽量使企业有限的资金通过时间及转换上的合理安排,依次满足日常的经营及每个偿债时点的需要。

4.2.5不断完善财务风险控制

企业要投资新项目或加大产业链的整合投入大量资金,一定要对企业的现金流实力、融资渠道和资金运用效率作出客观分析,要不断完善财务风险控制。同时,应加大在多元化投资、新业务经营和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上的资金运用的管理,以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提升竞争力。

企业在进行投资规划时,一定要把财务风险和企业发展进行比较,否则象ABC集团这样过渡依赖负债投资发展会把企业引向歧途。如果该企业控制好发展的步伐,先用1年-2年甚至更长时间来逐渐积累资产重置资金,对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就会具有一定的财务弹性,不至于到现在资金紧张到影响持续经营的地步。

因此,在有投资计划时,先收缩一定程度的生产规模,减少应收款项的金额和比例,使其转化为易变现的流动资产,作为更新或重置部分固定资产的自有资金来源。在过渡期,虽然企业生产可能会受营运资金的约束而无法释放潜在的生产能力,但这时企业可以在固定资产已经增加的情况下向银行申请短期流动资金借款。如此一来,短债长投的问题解决了,什么样的资金做什么用途,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用。

香港首富李嘉诚则总结出了独特的现金流管理方法,即保证企业现金流,特别是长期现金流在极狭窄的区域内变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资金运用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风险,由于这种独特的财务管理方法使得和记黄埔能够长期保持持续发展和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李嘉诚能够安然渡过香港金融危机和房市暴跌的投资风险控制秘诀。

此外,企业对于如对外担保、未决诉讼等重大的特殊事项,由于预计负债一旦成为现实,将在很大程度上打乱原先的安排,并且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资金链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应事先深入分析,认真评估风险和可行性,一旦实施,就应建立健全企业的应急机制,不打无准备之仗。

 4.3ABC集团摆脱短债长投的对策

4.3.1提高现金流量的认识和资金使用效率

ABC集团应提高各级人员对现金流量重要性的认识,将之纳入经营合同考核范围;规范母子公司间资金拆借业务,明确拆借资金用途,并保证落实到位;强化资金来源、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使用成本在经营活动分析中的比重,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3.2尽快清理变现无效资产,减轻企业压力

ABC集团应及时清理处置、变现各类无效、低效,闲置、积压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如停建的小电厂发电项目闲置的锅炉、汽机等发电设备,可与国外发电项目总承包商联系,在成本效益原则下,拆除出售发电设备。

4.3.3全力回笼资金,降低贷款规模

ABC集团可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办法,通过债务重组、股权转让、资产出售、债权债务转移抵顶等组合办法,尽可能降低短债长投和投资损失占用贷款规模,全力回笼应收账款,偿还银行借款,最大限度降低财务费用,努力扭转资金短缺的不良困境。

4.3.4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ABC集团需认真研究制定收缩退出战略规划,以损失最小化为目标,有策略、有计划、择机实施收缩战略、逐步退出高风险的“两高一资”产业。鉴于碳素、铁合金等产业经营风险较高,应进一步精益化经营,以设备折旧为底线,结合年度波段行情,统筹各企业、各冶炼炉的开停,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努力降低这些企业长期负现金流的不良局面。

ABC集团要集中优势项目,做好企业战略性改组和深度发展。依托现有三个主要盈利企业,集中精力深度研究这些产业可扩展产品和服务项目,以研发、设计和服务为盈利核心。在本企业没有能力情况下,生产制造和成套组装业务尽可能选择全部外包,极力避免走传统电气制造业的老路。积极开发相关高科技产品和服务项目,以跨行业技术差为突破,积累资金,积累科技项目运行的实用性、前瞻性技术,形成ABC集团新的、有力的产业空间。进一步加强内部协调和外部营销力度,集中力量力争在1-2年内形成规模盈利能力。

总之,作为现代企业ABC集团应正视困难,一方面要总结历史以往的经验教训,以防今后反复。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集中精力、谨慎论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以坚强的决心和勇气,客观审视评估自身资源和条件,科学预测外部资源、环境的中长期变化,顺应变化重新定位,统筹规划主动舍取,时刻关注自身的偿债能力,科学进行分析、掌握规律,努力提高偿债能力,以实现ABC集团的再次腾飞。

  5  结论

论文以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为切入点,以ABC集团公司为例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了分析。由ABC集团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差的原因引出短债长投现象的存在,阐述了短债长投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就短债长投的成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企业如何避免短债长投现象的发生,最后结合ABC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摆脱短债长投对策。

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短债长投成因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好与坏不是单纯的取决于某一个因素,而是各方面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所以企业要想提高本企业的偿债能力,就应该从各方面综合考虑,从而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

2.企业一定要长债长用,短债短用,无论何时也不能短债长投,否则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应对影响其偿债能力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特别关注是否存在短债长投现象。企业自身在扩张投资过程中,也要量力而行,稳步发展,这样才能保持企业的活力和盈利能力。

3.国家也应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中长期贷款难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规模进行调整,以避免企业发生短债长投现象。

参考文献

 [5] 李玉祥.如何分析企业偿债能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

 [8] 纪惠兰.企业偿债能力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

 [12]刘刚.浅谈偿债能力对企业安全性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

 


关闭

Copyright© 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版权所有 晋ICP备13007560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640号

违规举报电话:0351-5639353
建议分辨率1024X768,IE6.0以上浏览器,将获得最佳效果。